科小途Q&A系列—肿瘤类器官模型有问必答
类器官模型研究在包括疾病建模和再生医学在内的许多应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相对于2D模型,类器官和球状体等3D细胞模型使我们有机会在生理学相关背景下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复杂性。
针对今天(8月26日)将要开展的“3D细胞培养及类器官模型研究应用线上讲座”,许多老师和科研人员已经在报名区后台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我们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由我们的技术小能手科小途进行解答:
Q1:临床药敏实验的目的和检测方法有哪些?
A1:临床肿瘤药敏检测目的是评价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和抑制增殖的能力。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MTT法、葡萄糖代谢产物乳糖脱氢酶(LDHA)和CTG法(CellTiter-Glo)。
MTT法的原理是MTT染 料在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的作用下,MTT被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 Formazan)并沉 积在细胞中。该方法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需要MTT和肿瘤孵育数小时,操作不便,比色法窗口小,受药物本身的颜色、培养基的颜色、血清的浓度使结果的变异较大。
葡萄糖代谢产物乳糖脱氢酶(LDHA)常用于评价细胞毒性。原理是细胞损伤后释放出非常稳定的LDHA, 其含量反应细胞毒性作用。传统用比色法检测,窗口小,反应时间长。最新的 LDH-Glo Cytotoxicity Assay可以实现快速,操作友好,灵敏度高,窗口大,数据稳定性好。但是LDHA检测适合评价细胞毒药物而不适合增殖抑制类药物评价。
CTG法(CellTiter-Glo):采用先进的化学发光检测,发光值与ATP量成正比,而ATP又和活细 胞数正相关,因此可通过检测ATP含量得细胞活力。同普通的MTT法相比,CTG检测法具有最高 灵敏度和较长的信号持续时间。适合大规模高通量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 放射敏感性测定等,实验操作方便快捷。
类器官药敏特别适合使用CTG 3D 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可以更充分的裂解类器官团内部的细胞 ,高效准确评价细胞活力。
Q2:3D类器官用于临床药敏检测的意义?
A2:类器官是近年突破发展的一种体外3D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体外高成功率、快速的培养人的组织细胞,形成保留原器官组织结构和生物信息的“微组织”,在个性化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肿瘤类器官培养技术,通过在体外建立类似体内的微环境,把患者组织分离的肿瘤细胞在体外实现3D培养,形成微型肿瘤模型。利用该模型帮助肿瘤患者个性化的测试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实现个性化的精准医疗。
Q3:肿瘤类器官培养过程中,正常类器官和癌类器官分离方法?
A3:由于肿瘤的异质性,肿瘤类器官培养往往是一个混合体系,其中可能混有少量正常组织的类器官。某些早代次正常组织类器官还会具有生长优势,可能对于药物评价和临床药敏数据产生影响。控制肿瘤类器官中正常类器官的增殖是非常有必要的。科途医学通过如下方法实现控制正常组织类器官对检测的干扰:1. 样品预处理质控去除干扰正常组织; 2.使用肿瘤优势条件培养基,抑制正常肿瘤组织类器官过度扩增; 3.建模后质控。
Q4:3D细胞培养物有没有影像检测手段?
A4:3D细胞培养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测手段来定量检测分析,例如PerkinElmer Operetta CLS imager。